首頁 > 教學資料庫
 本文章點閱
[臺大] 課程製播123 三步驟輕鬆上手

文章來源 : http://ctld.ntu.edu.tw/_epaper/news_detail.php?nid=529

 

文/林書玄(教學發展中心教學科技組幹事)

 

  雲端校園、網路課程、翻轉教室,全球教育正在歷經一場學習革命,數位學習正成為國際上的一股浪潮;學生都翻轉了,老師又怎能落於人後呢? 其實只要透過以下簡單的三個步驟,各位老師就能迅速開始錄製和發布您的課程了!

 

 


步驟一:硬體準備
  要開始錄製課程前,請先備妥以下幾項硬體設備:
  1.電腦一台:筆電或桌電均可
  2.攝影設備一台:WebCam、相機、手機、DV,只要有攝影功能的3C設備均可。如果老師覺得授課過程沒有必要露臉,或是露臉會感到緊張不自在,則不強制一定要準備攝影設備。至於不同等級攝影設備所拍出的畫質差異和採購建議,將在FACULTY+ 後續發布的攝影機介紹(上):市售攝影機的等級差異和攝影機介紹(下):如何挑選適合您的攝影機單元中做更詳盡的說明。 
  3. 麥克風一支:建議使用耳掛式麥克風,如此收音位置能和講者嘴巴保持固定的距離,不會因講者頭部轉動或身體移動而造成收音音量忽大忽小的問題。關於麥克風類型介紹和採購建議,將在FACULTY+ 即將發布的麥克風介紹(上):市售麥克風類型介紹和麥克風介紹(下):麥克風等級分析和採購建議單元中說明;錄音技巧則可參考錄音不噴麥的小撇步教學影片。 
  4.檯燈兩盞:打光用,兩盞各架設在講者左右前方45度約50公分處,燈泡建議用100瓦左右的亮度,檯燈上請包覆描圖紙以柔和光線。關於打光技巧可參考DIY家庭攝影棚教學影片。如果老師決定不露臉,則可不用準備此項設備。
  5.手寫板:如果老師有即時手寫補充的需要,建議可以採購一塊手寫板,會比滑鼠書寫來的好用許多。

 



步驟二:開始拍攝
  開始錄製課程之前,請各位老師先行評估您想要的課程表現方式。一般數位課程的呈現方式不外乎以下兩種:投影片解說板書解說。所謂的投影片解說,就是把要講解的內容製作成 PowerPoint 簡報或 PTT 講義在電腦上播放,然後老師一邊講解,一邊利用簡報錄製軟體把電腦畫面和聲音同步錄製下來。至於板書解說,就類似實際的課堂授課或補習班的補課系統,把老師利用黑板或白板講解的授課過程用攝影機拍攝下來,之後如有需要,可透過影片剪輯軟體進行剪接或後製。兩種方式各有其優缺點,必須依據課程的特性,看哪一種表現方式在知識的傳遞上效果較佳來做選擇。



  如果老師們想用投影片解說的方式來錄製課程,在此我們推薦以下兩套簡報錄製軟體:
EverCam:EverCam
的前身就是 PowerCam,它是一套非常好用又容易上手的免費簡報暨螢幕錄製軟體,臺大計中授權軟體下載區有提供註冊碼可以註冊(註冊碼是 PowerCa m的版本,但通用於 EverCam),因為具備編輯功能,所以功能上比市面上一些免費下載軟體還要完整,系統也比較穩定,另外還可以輸出成多種格式,支援不同的課程發布平台。關於 EverCam 的教學可參考 EverCam 基本功能介紹和 EverCam 進階功能介紹兩部影片。


Camtasia:Camtasia 雖然是付費軟體,但它的功能又比 EverCam 更加強大,而且售價也不貴,除了擁有更專業完整的影片剪輯功能,還可以加入各種影片特效和註解,也同樣支援簡報和螢幕錄影;更酷的是,它可以在影片的任何一個時間點,插入問題或測驗,讓影片不再只是單方向傳輸訊息,而有互動評量的效果。 FACULTY+ 近期也將推出Camtasia 軟體功能介紹影片,請大家務必持續鎖定 FACULTY+ 頻道。

  如果老師們選擇板書解說的方式,首先需要找一名攝影師協助拍攝,並建議使用入門級數位單眼相機或中階 DV 來拍攝,如此畫質會比較清晰銳利,可以清楚記錄下板書上的內容。此外,如果老師講課時攝影機需要跟著老師位置移動,則建議搭配油壓式雲台和中型以上的三腳腳架來拍攝,如此攝影機在移動上會比較平穩流暢。關於更多的攝影機選購方式和拍攝技術,將在攝影機介紹(下):如何挑選適合您的攝影機的單元中說明。

 



步驟三:上傳平台
  課程影片拍攝完畢後,可利用以下幾種發布平台分享影片,不同平台有不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在此特別詳細說明如下:


  CEIBA:老師可將影片上傳到 CEIBA 平台,上傳的檔案大小和數量不限,但影片不能直接在 CEIBA 上撥放,學生必須先把影片下載到各自的電腦上觀看。優點是只有擁有該堂課 CEIBA 權限的同學可下載影片,缺點是影片一旦下載後就有可能被學生任意散布,無法追蹤控管。


  NTU Space:影片上傳 NTU Space 後,優點是可自行選擇要分享影片連結的對象,只有知道該影片連結的人可以線上觀看,並可設置密碼保護。缺點是每天有流量限制,若超過流量則無法觀看,且線上觀看時還是可以下載影片,因此影片還是有被下載和散布的風險;另外影片連結和密碼也有可能被隨意散播。


  YouTube:目前 YouTube 已無影片長度、檔案大小和數量的限制,且上傳的影片有三種隱私權限可以設置,分別是「公開」、「非公開」和「私人」,其差異性如下:
  公開:所有人都可以觀看和轉貼,也會出現在搜尋結果內。
  非公開:只有知道影片連結的人才能觀看,影片也不會出現在搜尋結果中,但如果有人將影片加到公開的播放清單中,或隨意散播影片連結,其他人就能看到。
  私人:只有影片上傳者和被分享的使用者能夠觀看,即便知道影片連結,若無分享權限,也是無法觀看;另外影片也不會出現在搜尋結果中。若要分享影片,您和被分享者都需要有 Google+ 帳號才能分享,如果您不想讓別人隨意散播您的影片,「私人」是最安全的分享方式。


  Poera:資策會建置的免費課程平台,須向資策會申請帳號才可在上面開設課程,但影片仍須先上傳 YouTube,並將影片權限設定為「非公開」後才能嵌入 Poera 頁面,如果設定為「私人」,則就算嵌入 Poera 後仍無法觀看。
  另外坊間還有許多免費雲端分享空間,如 Google Drive、Dropbo x都可上傳和線上觀看影片,不過缺點都和 NTU Space 相同,影片會有被下載和散布的風險。

  在此我們還是建議各位老師用 YouTube 平台來上傳影片,並把影片權限設定為「私人」,再用 Google+ 帳號共享的方式分享影片,是目前最方便又安全的分享模式。



其他相關資源:
翻轉教室在台灣:http://www.fliptw.org/
FACULTY+ 教學影片:http://ctld.ntu.edu.tw/dtech/fplus/
FACULTY+ 充電站:http://ctld.ntu.edu.tw/dtech/news/
E-Professor培訓課程-8周變成翻轉專家 (僅限臺大校內老師參加)

  若老師還有任何課程錄製或翻轉教室相關的問題,都歡迎來電教學發展中心詢問:02-3366-3367,或利用 FACULTY+ 線上諮詢和專人到府服務 (即將開放),讓我們一同來推動台灣教學模式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