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 http://ctld.ntu.edu.tw/_epaper/news_detail.php?nid=88
文/周樹華(臺大外文系副教授)
研究英語教學的學者指出,真正有效的語言學習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是自主的學習,也是一種反省式的學習或後設認知學習(meta-cognitive learning)。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發現個人學習問題,意識到所犯的錯誤,進而自我修正學習策略及改正錯誤。但是以老師為主導的傳統語言教學方式,完全無法使學習者有任何自我反省的機會,因此大學生雖然學了多年英語,仍然無法快速提升英語能力。學者雖然指出自主學習與後設認知學習的重要性,但卻無法找到有效的教學方法。
臺灣大學計算機及資訊中心於 1995 年開始,研發教學平台提供給所有老師使用,該平台簡稱為 ceiba(Collaborative Enhanced Instruction by Asynchronous Learning)。我從 1997 年開始利用 ceiba 教授「大一英文」及「英語聽力與網路資源閱讀」課程,將所授課程皆採取課堂面對面授課與網路教學平台雙管並進的課程型式,至今已有十年之久。在這期間也參與由岳修平教授領導的計中教育科技小組(現為教學發展中心數位媒體組),進行 ceiba 改革工程,幫助測試各種功能的優缺點。個人使用 ceiba 教學平台,深切感受到這個平台不但容易使用,也提供了學習英語所需要的各種功能。更難能可貴的是,負責 ceiba 的教學設計師們,都非常熱心幫忙解決問題,也會提供很多與教學相關的寶貴意見。我學會使用 ceiba,不需要助教助理,因為它易於操作、系統穩定、連結方便;老師自己管理網頁,存放教材批改作業,更有彈性及效率。近兩年來 podcasting 流行,人手一機 mp3,在教學設計師田美雲小姐的協助下,又進一步讓學生利用 mp3 下載檔案及錄音上傳,突破了傳統英語教學上「聽」與「說」兩項技能的困境,使學英語不再受時空的限制,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練習聽及說。本文將說明我如何利用 ceiba 功能,提升學生英語聽與說的能力。
聽力練習
每週放在 ceiba 網頁內的聽力作業形式有兩種:1) 逐字聽寫(bottom up):2-5 分鐘小段的聲音檔;2) 聽大意(top down):8-15 分鐘的童話故事或演講,做筆記及寫摘要。從 2004 年隨著 podcasting 的流行,將聽力材料轉成 mp3 檔,放在網頁上供學生下載。語言教室受時空限制,無法使用超過 20 分鐘以上的聽力教材。mp3 不受傳統錄音帶長度的限制,學生的聽力內容可從三分鐘的短文,增加到長達 45 分鐘的收音機節目。此種長段的聽力內容,克服了課堂上無法反覆多聽的困境,更重要的是,多聽可培養學生的耐心與耐力,消除學生聽長段英語的恐懼感,增加信心。學生只要有學習動機,就可替自己營造一個屬於個人學習風格的英語環境。
口語練習
大一英文由於修課人數過多,而口語練習又特別需要小班個別指導,因此在口語教學上始終無法找到有效的方法。2005 年與教學設計師田美雲討論,將學生錄音檔上傳到作業區,提供學生練習口說的機會;老師可聽學生的錄音,給予文字意見。口語練習的方式有:朗讀、回答問題、跟唸(shadow reading)。跟唸教材來自英語學習網站中有文字也有聲音檔(3-5 分鐘的長度)的文章(如www.bbc.co.uk/worldservice/learningenglish)。跟唸會使學生注意重音、字群、停頓,增加說英語的流利度。
每週聽評學生的聲音檔,除了注意學生個別字的發音之外(如 m 沒有閉嘴等),給學生口語作業的評語,多強調他們在字群、停頓、輕重音、速度的表現,課堂上共同改正練習,加強學生的印象。ceiba 有限期繳交作業的功能,養成學生固定學習並按時交作業的好習慣。學生私下練習,僅有老師聽到他說的英語;老師給學生的評語可選擇公佈個人。此種對隱私權的尊重,使學生更勇於開口大聲唸英語,提高自主學習的意願。
茲將傳統英文課及使用 ceiba 設計的課程做一比較:
從圖表中可看出,利用 ceiba 帶給大一英文課程許多突破:
1) 聽力訓練:學生接觸的聽力教材質有變化,因為聽到的英語有多樣性;而量就更多了,學生接觸到的英語不再是單數的 English,而是多數的 Englishes。網路及 mp3 科技正可幫助學生聽到各種說英語的口音,不再是可怕的美式 ICRT 或空中英語教室或全民英檢的單一口音。
2) 口語訓練:借助 mp3 及 movie maker 錄音及聲音檔上傳之便,增加了學生課外練習口語的機會。老師的評語提供他後設認知的學習策略(metacognition)並可隨時自改正自己的錯誤。作業存放在自己的檔案中,可隨時點來聽,發現問題,提昇了他對語言學習的認知(awareness)。這個後設認知的學習過程,在受制於時空的傳統語言教學中,是無法做到的。
3) 授課教材多元化,教材級數也更有彈性。台大英文課一向不按程度分班,每班人數至少 50 人以上。為遷就多數同學的語言能力(多為中級或中高級程度),在教材選擇及授課方式上,造成很多限制,想要使用高級或接近母語人士程度的優級教材(Advanced and Proficiency Level),幾乎是不可能的。 Ceiba 網頁提供學生自由個別學習的空間,故存放聲音檔的教材有相當大的彈性;可將許多艱深僅供母語人士(受過高等教育、中產階級、專業人士)所聽的材料(如英國國家廣播公司 www.bbc.co.uk/radio4 的節目)放在網頁上,挑戰並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學生所聽到的英語皆為常速(normal speed)、真實材料(authentic material/realistic English),及將來從事學術研究所需要的高級或優級程度之學院英語(academic English)。
結語
網路時代革新了追求知識的方式,也使英語學習的內容及策略產生重大改變。從傳統的平面紙本課本,到今日多元化的英語學習網站;從傳統面對面的教室的學習空間,移到隨時隨地的線上學習。學習者不受時空環境的限制,可自由選擇學習的項目並掌控學習時間,這也正是現在及未來的學習趨勢 — 移動學習 (Mobile Learning)。學生學習如何學英語 (learning how to learn English),有更多空間去思考反省學習的問題,並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學生從被動學習者,變成一個獨立、主動的終身學習者,擁有更多的自主性。而老師在語言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從主導教學的地位,變成一位從旁輔導,監督學生學習的邊緣人物。老師的功能是區分、篩選好的資料 (to discriminate),幫助學生瞭解並克服學習問題,不再講個不停 (to instruct )。ceiba 提供了目前英語教學所需要的重要功能(包括學生可線上投票教材的難易度及選擇教課書等),善用它必會達到提升教學品質的效果。從每學期學生的教學意見調查中可看出,因為我使用 ceiba 這個設計周全的教學平台,因而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獲得同學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