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俊哲 (臺大昆蟲學系教授/本刊主編)
 首先要感謝教學發展中心的引薦,讓我在初秋的兩個午後,能訪談汪詩珮 (中文系)、邱文祥 (機械系)、吳岳隆 (昆蟲系) 三位老師,聆聽他們參加新進教師研習營 (新師營) 之後的感想。在前提和話題都不設限的聊天過程中,我得到一個共同的迴響:主辦單位的用心,使人倍感溫馨,進而老師們願意相信在臺大服務的歲月,將是一趟幸福的旅程。
對臺大而言,汪詩珮老師雖為新人,但她已具有多年的教學研究經驗。來自中正大學的她,原以為過去的資歷可使其近乎無縫接軌地上任,熟料在二月初報到後的第一學期,就被千奇百怪的學生反應打敗,彷彿再次經歷初登講臺的青澀與不適。根據汪老師描述:還好能在新師營中由受邀講員真誠的心路歷程分享,學到許多寶貴的要領,知道如何重新調整腳步再出發。另一個寶貴的收穫,則是得以認識多位來自不同學系的新老師,使身為所屬學系該學期唯一「菜鳥老師」的那份孤寂感一掃而空。若能爾後增加人文科學和女性前輩的分享,將更臻理想。
邱文祥老師也是另一位閱歷豐富的臺大生力軍,擁有二十多年跨國業界的經驗的他,仍謙卑地全程參與新師營,令人敬佩。據邱老師表示,頗具的創意教學經驗分享,是他此行最大的收穫之一。雖多年前曾為臺大的碩士生,但在參加營會的過程,讓他重新體會並思考:什麼是「臺大的風格」?雖一時之間難用精確的字句描繪,但新師營內涵所散發出的「用心」和「創新」氛圍,使邱老師堅信臺大正走在對的方向邁向卓越。他更進一步表示:新師營之籌辦,正和不少跨國企業力推之「無縫接軌」策略不謀而合,使新人能及早適應公司文化,發揮最大潛能。吳岳隆老師也表達對新師營的高度肯定,特別提及在小組的分享過程中,新進的教師們能進行跨領域的對話,除了知識的交流,也同時交換「跨領域新師的困境」。很奇妙的是,透過彼此的分享竟能高度激發彼此幫忙的意願,也產生更大的向上提昇的動力。雖本次午餐的約會名為新師訪談,但透過邱老師寶貴的閱歷分享,讓同席的吳岳隆老師和我好似變回大一新生,聆聽前輩的人生經驗。
不可諱言,新師們在學到許多寶貴經驗傳承的同時,也聽到不少即將面臨的挑戰和困境。還好,三位老師都不約而同表示:他們並非孤單一人面對!有一群由新進同事變成新朋友的彼此鼓勵,加上誠意十足的教發中心作為精神食糧的補給站,相信困難終將迎刃而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