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95 2016/07/20
回首頁 編輯室 活動訊息 臺大演講網 過期電子報 訂閱/取消
投稿/回應
TA 實驗室
TA Pilot 帶您用不同的視角看教學

文/官淑蕙 (教學發展中心教師發展組專任助理)

「TA Pilot 是何許人也,要來討論課進行課堂觀摩,是校方派來監視我的 “東廠 /錦衣衛” 嗎?」
「教學諮詢服務是做什麼的?該不會是來課堂替 TA 打分數 (評鑑) 吧?」

  相信很多討論課教學助理,在學期初接獲教學發展中心教學諮詢通知信時,內心一定充滿了上述的困惑與疑問,到底教學諮詢服務在「諮詢什麼」?為什麼是「首次擔任討論課 TA」要被
諮詢?要具備何種資格才能成為諮詢員,加入 TA Pilot (教學助理諮詢員) 團隊呢?

  討論課不同於其他課程,是一種需要充沛動能且具多元風貌的教學模式,不僅涵蓋文史哲學、法政社經等學科,甚至是自然科學、美學、創意、領導等領域都包含其中。正因為討論範圍可深可廣,因此不易透過一般傳統教學的操作方式傳授,因此對於首度擔任討論課的 TA 而言,不僅教學技巧難度較高,同時也容易因學生互動冷淡而產生挫敗感。有鑑於此,中心為了協助新任的討論課 TA,特別規劃 TA Pilot 教學諮詢服務,目的是縮短新任 TA 的黑暗摸索期,讓他們在教學現場能快速上手。

  因此,TA Pilot 教學諮詢是一項「經驗傳承」的教學互助計畫,透過教學經驗豐富之資深 TA (諮詢員) 的引導,於課前和新任 TA 進行溝通了解,並至討論課堂中觀察 TA 的教學狀況,課後即時給予正向的回饋與建議,最後完成諮詢報告。以中立客觀的第三者角度為 TA 紀錄教學現場,並進一步提供 TA 如何使討論課更臻成熟的諮詢意見。此外,諮詢報告只提供 TA 與授課老師留存參考,無關 TA 的教學評鑑或評分,也並不想改變 TA 的教學風格,而是藉由教學場域的觀察,試著提出「對的問題」以協助 TA 自我檢視,善用個人教學特質,帶出屬於自己的精彩討論課。因此,每位 TA 的諮詢服務都是「量身打造」,諮詢員會針對不同的課程性質與 TA 的教學特質,給予不同的支援與回饋,可謂「以 TA 為尊」的客製化諮詢服務。

  目前這項服務已邁入第 7 年,接受諮詢服務的 TA 人數也突破 800 位,如果每一位 TA 帶領討論課的學生數以 20 人計算,我們的教學諮詢成效已影響了近 1 6000 名學生!這些都是多年來 TA Pilot 團隊一步一腳印,默默付出與深耕的成果。不過,可惜的是仍有初任討論課 TA 對諮詢服務存疑以及誤解,少數人甚至抗拒教學諮詢。因此,為了讓大家更瞭解 TA Pilot 的工作,解開到底是東廠還是錦衣衛的神秘面紗,特別邀請 103 學期新任的 TA Pilot 分享他們的心得感想。值得一提的是新任諮詢員們,有幾位原本是「諮詢案 (苦) 主」(新任討論課 TA),因為接受我們的諮詢服務而感興趣 (或是想一探 ”東廠” 究竟),而進入中心接受培訓加入諮詢團隊。從教學現場的 TA 身份轉化為課堂後方觀察的諮詢員角色,透過「使用者的見證」,描繪其心境轉換的歷程,或許可解除部份 TA 對諮詢服務的成見,亦可讓大家更深入了解諮詢員 (以下簡稱 TAP) 工作的甘苦。


TAP王俊傑 (生態演化所)
  擔任 TAP 的過程中,不論是參與 ISW、前導課程心靈層面的分享,還是觀摩資深 TAP 與自己親自上陣諮詢,帶給我最大的衝擊,就是努力去「感受」,感受被諮詢 TA 的情況,這在過往經驗中幾乎不曾有過。批評、反諷總是容易,但是卻很少能這麼想:「如果我是這位 TA,會如何做?能做得更好嗎?」。必需要轉換心境,設身處地,試圖感同身受,才能用適當的態度,提供實質的建議。對於被諮詢者的優點,給予真誠的讚美,也能委婉地指出可能的不妥,提出具體可實行的改進方法,這應該是未擔任 TAP 時的我完全無法做到的。此外,不得不提,諮詢過程頗具新鮮感,TA、教師也好,學生、阿飄型亂入者也罷,讓我體會人生百態。

 
  有了感受,就能對教學方式產生自我懷疑、省思,比起以往習慣單方面的認為「我努力教、學生認真學」,現在更能想像,如果我是學生,需要什麼樣的知識?聽得懂授課內容嗎?雖然仍舊主要擔任課程較制式化的專業科目實驗課 TA,但是這種角色轉換與扮演,也可應用在自己的研究論文、研討會報告等處,減少資訊與理解的落差,不斷精進簡報與論文撰寫的技巧…。

TAP謝承諭 (語言所)
  我想,要被人課堂觀摩,很少人不會緊張害怕,戒慎恐懼的。身為一個帶課的助教,本來應該是最為縱覽全局的人,因為一個觀摩者的進入,卻頓時變成被觀看的對象。雖然不到主客互換,但諮詢員這個角色的出現,多少搖動了一下當中潛在的權力結構,擾動了一下被觀摩的助教 (尤其是求好心切、完美主義的那群),心底的一池春水。所以,即使是當時多少了解這個 TAP 制度立意的我,收到諮詢員寄來的信時,也不禁心跳加速了一下。

 
  不過這一連串的過程下來,跟諮詢員接觸過幾次後,發現諮詢員相當友善、細心,對於教學也很有經驗很有見地,在這樣的互動中,學到了很多沒想到過的教學技巧,也討論了一些一直困擾我的教學問題,當下受益良多。期末收到諮詢報告時,同時也很驚訝地從教發中心人員的信中得知,中心希望我能夠加入 TAP 的行列。在指導老師也是我討論課老師的鼓勵之下,我接受了中心的邀請,成為 TAP 的一員,除了期待能從中增進自己的教學溝通能力,也希望自己能將這個很棒的服務,分享給更多的研究生助教。

  帶著這樣分享的心情,面對了幾個不同的初任助教,有幾位在課程觀摩前,也是將這個服務視為一種檢驗,一種評鑑,通信對話間難免帶著些許防備,些許消極。把我看成評審,把這個服務當成不得不做的苦差事。但幸運的是,我遇到的助教對教學都有一定的熱忱,願意和我分享他們對教學的看法,也願意傾聽不同觀點的觀察與意見,所以最後大多能卸下心防,達到交流,得到彼此都能接受的共識。

TAP 熊偉均 (哲學所)
  雖然自己在 102-2 學期第一次被諮詢時,已經在系上擔任過 3 學期討論課 TA,但多虧了有那次的諮詢經驗,讓我終於有了反省自己教學技巧的機會,並且得以和具備教學專業的 TAP 余欣宜對談,才發現哲學類的討論課其實可以有更多增進教學技巧的方式。也因為那次的際遇,讓我得以參加了 ISW 的培訓課程,並成為 TAP 的一分子。雖然當初對於 TAP 諮詢的態度是抗拒的,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充滿感謝。……除了更加了解自身的不足外,透過 TAP 的經驗,也讓我有更多機會可以和不同領域的 TA 有所交流,發現自己在教學技巧上其實未必比別人好,因此與其說是諮詢,其實更像是分享教學上的心得與意見,這也是到目前為止讓我收穫最多的部分。


  綜觀諮詢員們的感想與心路歷程,從當初「懵懂惶恐」的 TA 案主,到接受教學諮詢服務,甚至成為一名 TAP 並執行教學諮詢,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而諮詢員也並非到課堂上「監視 TA 教學」。雖然課堂上多了一個旁觀者會令人有些不安,但是換個角度想,鮮少有人能全程替自己紀錄課堂實況。每位 TA 只能從學生的反應與自我感覺,推論自己教學的模樣;更遑論在面臨教學挫折或困惑時,有人能給予我們協助與支持性的建議,而這些都是 TAP 團隊努力想提供給 TA 們的支援。在教學諮詢的過程中,一方面諮詢員以過來人的教學經驗,提供有效且快速的教學技巧,解決新手 TA 可能遭遇的問題;另一方面,透過觀摩新手 TA 的教學,諮詢員亦可從中發現不同於自己的教學模式,或甚至可回頭自我審視,提升自身的教學知能。如此以不同視角看待「教學」這件事,就會發現教學諮詢其實是一種「雙向」的經驗傳遞,透過正向而積極的教學回饋建議,讓 TATAP 兩者雙贏,不僅豐富了討論課的教學,更讓學生獲得最大的學習效益。

  從 TA TAP 並不難,字尾多加一個 P 即可,最重要的是「參與 (Participate)」,唯有親身參與過,才能評斷教學諮詢對您的價值,以及在教學上的無限可能!

103-1 學期教學諮詢團隊歡樂聚會合照

 
文章發表日期:2015/03/10 / 瀏覽人數:1579
電子報分類
編輯手札 ( 62 )
重要消息 ( 36 )
教師龍虎榜 ( 44 )
TA 實驗室 ( 34 )
GRIT (堅毅) 專欄 ( 18 )
愛習一點靈 ( 130 )
書香悅讀 ( 6 )
教學世界村 ( 16 )
教學魔法書 ( 72 )
教學風向球 ( 15 )
數位修煉 ( 91 )
遠距新視窗 ( 4 )
椰林會客室 ( 16 )
未分類 ( 38 )
本期焦點 ( 14 )
教學發展中心十週年專文 ( 17 )
讀者屬性分類
T 教師
A 教學助理
L 學生
S 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