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95 2016/07/20
回首頁 編輯室 活動訊息 臺大演講網 過期電子報 訂閱/取消
投稿/回應
教師龍虎榜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102年度新進教師研習營專題報導

文/張依帆 (本中心教師發展組幹事)、李品萱 (臺大電機所)

  臺大教學發展中心於每年九月開學前夕舉辦三天兩夜的新進教師研習營,以期給予即將踏入大學的新鮮人教師一些教學上的建議和幫助。營隊內容以專題講座、教學論壇、研究論壇為主;討論交誼、生態導覽為輔;希望新進老師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沐浴傑出教師的經驗分享並得到啟發。由於活動地點舉辦在本校溪頭實驗林,老師們也可以在過程中,享受大自然的森林浴,欣賞地靈成就人傑的臺大校地。

教學啟航

  秉持這樣的信念與教學發展中心戰戰兢兢的規劃下,102  年度新進教師研習營於同年 9 4  日在楊泮池校長對臺大邁向「華人頂尖,世界一流」的期許下開幕。演講中校長強調臺大教師任重而道遠,勉勵教師們在品德、專業、生活各方面給予學生激盪並將教學和世界接軌培養國際化的人才。接著是由資深電機系教授─許博文老師以輕鬆幽默的口吻講述「椰林風情」的演變,分享過來人的經驗加深新老師們對臺大學生特性的了解。晚間以「學院新夥伴」的方式,讓老師們分組自由進行討論、互相交流。

教學論壇─熱血教師的教學路

  在第二天的首場講座中,邀請了三位熱血的教師:何明蓉教授、魏國彥教授以及簡旭伸副教授來分享。這三位老師雖然來自不同領域,但他們都有個共同的特點─不畏懼在教學上進行嘗試,以熱情感召學生的學習動力。

  首先,醫學系的何明蓉老師分享自己從念書到教書的心路歷程。由於本身對知識的追求非常著迷,一開始總是把學生想成容器,想盡辦法想要加大加深其容量。但在收到教學意見後,才驚覺學生無法理解老師對課程的理念。她不斷自我充實,以國外醫學人文教育為借鏡,修正課程進行的方式,開始試圖「改變容器的形狀」,轉向提供啟發,讓學生自由的揮灑成長成適合自己的樣子。何老師不停強調,為師者要學習了解學生的意見,不要輕易的被負面的評鑑所傷,唯有不斷修正,才能化失敗的經驗為成功的果實。

  地理系的簡旭伸老師則分享將「人文地理」的專業運用在通識教育上,鼓勵學對各種世界文化進行深入而完整的探索,並在這個探索過程中對比自己的家鄉,分析造成差異的各種可能。同時,他也會結合時事,利用課堂的時間鼓勵同學進行討論。簡老師在通識教育的理念,希望培育學生成為走出象牙塔關心社會的知識份子,而這樣的理念也和校長所提到的品德教育不謀而合。

  最後,地質系的魏國彥老師,分享自己教書、研究數十年來的經驗,告訴大家所謂的良師,並非總是能給出立即性答案的老師,反而是可以給學生空間自由去探索新問題、新想法的老師。他提到,即便有了多年的經驗,教學路上他也是仍在摸索,他玩笑的說,這種「眼睛半開半閉」的狀態,反而給予他動力來這裡和新老師互相討論、激盪。魏老師也以自己學生時代的經驗,感性地告訴大家:真正的好老師,學生也不一定當下就會發現,往往需要一些時間,學生才會體會到當時老師的用心。

  在這次的教學論壇中,三位老師的熱情感動了新進老師們的心,許多老師們在 Q&A 的時間都表示,聽完座談以後,感到滿腔熱血,很期待新學期的開始!


新手上路─新進教師教戰守則

  相較於教學論壇討論了很多教學上的心情,新手上路則是偏向提供很多 Know-how 給新老師參考。請到的講者為王道一副教授、賴勇成副教授和林淑文講師,三位教授以自身經驗提供老師們在「教學、研究、服務」時間分配以及資源運用上的做法。

  經濟系王道一老師首先提到,他認為大學教授的根本在於做出「高品質」研究,然而身為一個老師「教學」絕對也是刻不容緩的任務。他打趣的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教學」是一個固定成本非常高但邊際成本非常低的活動。在剛教書的一年需要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備課,但是在第二年以後往往可以得心應手。當然,每年都需要不停的修正才能教得更好,但基本上如果在第一年就能好好的完成「一次性」的投資,之後便比較容易在教研生活中取得平衡。

  臨藥所林淑文老師提到老師的教學曲線和學生的學習曲線在課堂上是不同調的,因此她改變了自己的教學安排,在課堂一開始就會先引起學生興趣、在課堂中間學生比較精神不濟的時候進行與課程相關的小組討論。林老師也強調時間管理的重要,尤其是對女性新進教師的ㄧ些提醒。她表示,家庭生活也是很值得在乎的一部分,然而如果沒有辦法規劃好 「教學」 和 「研究」 的時間,生活可能失去品質。在婚姻中,也應和伴侶溝通分配好責任與義務,才能享有健康美好的人生。

  土木系賴勇成老師承接前兩位講者內容,再次提醒「教學」和「研究」的關係。好的研究生來自於好的大學生,因此在大學教育中建立學生的做學問態度和方法絕對是對研究有長遠助益的。他主張應該要解除老師跟學生間的隔閡,不要讓學生害怕在課堂上進行互動,同樣地,老師也不應該畏懼在課堂遇到不會的問題。教學相長,反而能夠找出更好的答案。他說他也習慣跟學生要求回饋。在課堂一開始,會先了解學生學習課程的動機以及未來人生方向,才能符合學生需求。之後在課堂上,他也會用不同的方式,考驗學生吸收的程度,一旦發現有人有落後的情況,會鼓勵他們立刻尋求協助。他說,這樣的方式,讓他在校訂意見調查以外的時間提前知道學生狀態,減少教學意見帶來的衝擊。   

  三位老師結合大學老師生活的三個面向:「教學、研究、服務」給予最誠摯的建議,相信也給新進老師更多想法讓大家更有方法、能力面對未來的挑戰。

綜合論壇─翻轉教室

  第三場演講邀請本中心教師發展組組長同時也是臺大 MOOC 計畫執行長─電機系葉丙成教授來講授「翻轉教室」的概念。葉教授輕鬆幽默地從自身的教學經驗出發,分享他如何在 Coursera 和電機系大學部的機率課程中將課程與線上遊戲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這樣的做法正是翻轉教室的實踐!他強調,隨著網路與遠距教學的崛起,老師的功能也應該有所改變,目前在歐美相當提倡的「翻轉教室」正是能因應此潮流的策略。所謂的「翻轉教室」即是把傳統的課堂上教學、學生回家寫作業的方式反轉過來變成學生在家中先看老師預先錄製好的教學影片、課堂上則讓學生在老師的陪伴下完成作業或是讓學生問問題。葉老師說,這種方式不但一樣能發揮傳統教學的功能,甚至能讓學生學習得更多。因為課堂上時間變充裕了,老師反而能針對學生的盲點進行補強或是加入對學生有幫助的人生經驗談。

  葉老師也感性的勉勵新進老師,要成為一個好老師並不容易。他認為「老師」是比「教授」更受人尊敬的稱呼,因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然而教授卻只做到傳授專業知識,因此如何成為一個好老師、真正影響學生的生命才是更值得追求的課題!

  最後,在教務長精心準備的閉幕影片下,為期三天的新進教師營終於畫下圓滿的句點。其實新進老師們也如同剛考上臺大的新鮮人一般,難免會感到緊張和徬徨,因此,教學發展中心為了盡全力幫助老師們展開新的教學生活特地舉辦了這次的活動。在各位老師給予中心的回饋中,很多老師表示經過這次的活動更了解身為臺大教員的應有的 mindset,也對教學充滿了期待與熱情,而這正是教學發展中心所樂見的成果。未來歡迎老師多多運用教學發展中心的各項資源,提升教學品質,讓臺灣大學成為研究與教學並重的世界一流大學!本年度活動相關資訊可參考:http://ctld.ntu.edu.tw/fd/new_faculty/index.php

 
文章發表日期:2014/01/01 / 瀏覽人數:1629
電子報分類
編輯手札 ( 62 )
重要消息 ( 36 )
教師龍虎榜 ( 44 )
TA 實驗室 ( 34 )
GRIT (堅毅) 專欄 ( 18 )
愛習一點靈 ( 130 )
書香悅讀 ( 6 )
教學世界村 ( 16 )
教學魔法書 ( 72 )
教學風向球 ( 15 )
數位修煉 ( 91 )
遠距新視窗 ( 4 )
椰林會客室 ( 16 )
未分類 ( 38 )
本期焦點 ( 14 )
教學發展中心十週年專文 ( 17 )
讀者屬性分類
T 教師
A 教學助理
L 學生
S 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