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95 2016/07/20
回首頁 編輯室 活動訊息 臺大演講網 過期電子報 訂閱/取消
投稿/回應
教師龍虎榜
手寫字字暖心窩—教師感恩週活動報導

文/黃旨彥(本中心教師發展組幹事)

臺大教學發展中心「教師感恩週」活動
時間:2012/11/26 ()~2012/11/30()

地點:臺大校總區、醫學院區及公衛大樓

 

It is a privilege to have the chance to shape the mind of brilliant young people.

~from Prof. Lin, Ming-Jen

 

You mean a lot to us.

  不只是學生需要被老師鼓勵,老師也需要來自學生的肯定。曾經有老師在工作坊分享近來教學的無力,因為他雖然為課程做了許多努力,卻始終沒有感受到同學的肯定。演講結束後,卻有位女學生走到老師身邊,輕輕告訴老師:「我曾經修過老師的課,在課上學到很多東西。幾年下來,我到現在還感受很深的是,老師曾經在課堂上給我們看一張投影片,告訴我們以後不管人生怎樣,我們都要一直保持著我們的笑容,勇敢去面對。老師,真的很謝謝你!」這段話雖然不到一百字,但對那位老師而言,其效果卻無異於靈丹妙藥,讓他可以充滿熱情地繼續為同學拼下去。

  秉持著這樣的信念,教學發展中心於去年 11 月底推出了教師感恩週 (ThanksTeaching Action) 活動,免費提供六款不同的感恩明信片讓同學挑選:老師可能是引領同學學步的嚮導,也可能是讓同學茁壯的土壤;同學可以以繽紛的畫筆勾勤老師的形象,也可以樸實無華地送上一句謝謝;無論如何,我們相信每一位收到感恩明信片的老師,在同學心目中,都是堪與孔子或蘇格拉底相比的生命導師。教師感恩週不過是提供一個契機,讓同學能夠利用以上六款感恩明信片向老師表達他們的感激,也希望老師能因此獲得在教學之路上堅定前行的力量。

 

You lighten my life.

  老師是學校中的影響力人物,在活動開始前,活動團隊特地邀請數位老師為活動倒計時,並且分享自己感念師恩的小故事,讓同學也回想自己的求學過程中,是不是也有那麼一位老師,對自己影響至深至大。

  外文系胥嘉陵老師曾經對上台演講毫無自信,是大學老師培養她面對群眾的自信。體育室余育蘋老師儘管在中學時期便百戰百勝,但受到大學教練的影響,才產生對排球教育的使命感。音樂所陳峙維老師的指導教授始終鼓勵他發展個人興趣,追求自己的志業。同樣地,醫學系張天鈞老師堅持將繪畫做為人生的志趣,與小學美術老師的肯定不無關係。張老師感嘆:「老師的鼓勵對學生的影響很重要,你如果真的覺得這個學生什麼東西好,那你就去鼓勵他,因為他可能這方面雖然不是拿來當職業,但是對他人生的修養很重要……至少他的人生會很有意義。」

  政治系王業立老師永遠記得在戒嚴的時代,有那麼一位老師不畏強權地傳達真理。醫技系楊雅倩老師對指導教授每天帶兩個便當,將個人時間奉獻於醫學教育的態度仍然記憶猶新。電機系呂良鴻老師也深受老師數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態度感動:「只要這個老師堅守他的崗位,把他該做的事做好,或是對學生不求回報的付出,這對我、或對任何人來講都是一件相當感動的事情。

  社工系蔡貞慧老師很感念小學老師願意走近內向的她,幫助她開啟對生活及生命的視野。森林系袁孝維老師也對國中導師對待學生的方式印象深刻:她那時候對於我們這些小小的孩子,她沒有覺得我們很不懂事,她也知道我們會長大,她對待我們像是獨立的個體。……像將來跟她會變成同事,是朋友,像那樣的心態來對待我們。」美好的師生關係,也會進一步影響老師面對學生的態度,中文系劉少雄老師不無感嘆地表示:「我相當感動,老師竟然會這樣主動關心學生。在這樣的影響下,當了老師之後的我當然也希望,能用同樣的態度來面對學生。」

 

You make me stronger.

  感恩週隨著倒數活動逐漸揭開序幕,但是頭一天便遇上陰雨綿綿的天氣。看著顧攤同學一大清早扛著桌椅在雨中穿梭,甚至為了架帳篷連傘都不撐了,我們不由得擔憂,其他同學的熱情會不會被連綿細雨澆熄呢?事實證明我們多慮了,因為在活動的第一天,我們就收到了 435 張感恩明信片,直到活動結束,我們總共收到了 4260 張卡片,每天都得花上八小時整理分送。首先將卡片按照系所分放,再一份份用細麻繩綁好,米白色紙上飛墨舞著老師的姓名,蓋上活動郵戳後,一張張感恩明信片就乘著公文交換系統的翅膀,飛到全校 1449 位老師的信箱裡

  在感恩週即將結束時,我們意外接到一通電話,話筒的另一端是一位剛收到感恩明信片的老師,他切切地詢問我們是否有回饋學生心意的管道。在收到感恩明信片之前,他對於這個活動一無所知,然而收到明信片的當下,他卻感受到必須回應學生些什麼的迫切。事實上,感恩週結束之後,中心陸續收到許多來自老師的回饋,表示感恩明信片雖然僅僅是一張紙,但對老師而言卻相當有份量。不僅同學感謝老師,老師也感激有這個機會讓他們明白,在課堂上看似冷眼旁觀的學生,其實很欣賞老師的教學方式;教室內看似微小的事件,卻能在同學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師刻意或不經意脫口而出的話語,都能對同學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我們都認同教學是臺大未來發展的關鍵,那麼感恩週這個形成教學正向循環的活動,將可能對臺大的未來有很大的影響。這不是夜郎自大,而是我們很多人在推動這個活動時,心中真真正正、確確實實的信念。而我們欣喜地發現教師感恩週達成了它的使命,它的成果不在於多少位老師收到多少張卡片,而在於它讓臺大的師生更珍惜相聚的緣份。黃俊傑老師在每學期的第一堂課,都會告訴學生:「在台大有三萬三千個學生,有兩千個專任教授,有一千五百個兼任及約聘專案教授,有一萬門以上的課程,我們能夠在這個課堂相遇,實在是殊勝因緣。……我非常感恩你進入我的課堂,讓我有機會參與你的知識成長及生命成長。」我們相信,這不僅是黃俊傑老師個人的信念,也是全校許多老師共同的感受。透過教師感恩週的活動,臺大的老師與學生能夠互相傳達感激、感謝、與感動,這不正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一樁事嗎!

 
文章發表日期:2013/02/06 / 瀏覽人數:1746
電子報分類
編輯手札 ( 62 )
重要消息 ( 36 )
教師龍虎榜 ( 44 )
TA 實驗室 ( 34 )
GRIT (堅毅) 專欄 ( 18 )
愛習一點靈 ( 130 )
書香悅讀 ( 6 )
教學世界村 ( 16 )
教學魔法書 ( 72 )
教學風向球 ( 15 )
數位修煉 ( 91 )
遠距新視窗 ( 4 )
椰林會客室 ( 16 )
未分類 ( 38 )
本期焦點 ( 14 )
教學發展中心十週年專文 ( 17 )
讀者屬性分類
T 教師
A 教學助理
L 學生
S 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