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95 2016/07/20
回首頁 編輯室 活動訊息 臺大演講網 過期電子報 訂閱/取消
投稿/回應
遠距新視窗
連線京都──臺大遠距教學課程

文/高笙詠(臺大動物所碩一)

  身為臺灣大學的新鮮人,每個學期打開課程選課系統,全校的課程成千上百條,除了各個系所規定的必修課程之外,聰明如你該如何把握這難得的環境,好好規劃在台大的課程呢?臺大的系所包含醫、工、文學、法、商、生科、生農學院,無論是你想學習任何一門學科,在臺大相信都有最好的師資等著你。然而除了乖乖的坐在教室裡上課之外,台大還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坐在計算機中心的遠距教學教室裡,我們還能夠和全世界的學生一同學習。

  初次來到鼎鼎有名的台灣大學唸研究所,自然是不能放過這大好的教學資源。當學期開始之際,我尋遍了課程網,瀏覽著如此多的課程,正煩惱著該選什麼課好時,無意間點進了遠距教學課程網頁。原來除了一般的上課方式之外,還有如此不同的選擇,於是我選擇了符合我專長的「生物分子作用之網絡」課程。在計算機中心一樓有一排特別的教室,四周環繞著液晶電視,再加上四面八方環繞著攝影機,不知情的人進來還以為這是誰的攝影棚。定睛一看,座椅的排列方式似乎像會議室。初次上課除了台下的學生之外,助教、導播和老師們是一定要的。嗯?等等!導播?老師們?這是怎麼回事?我只是來上課,還沒有想往演藝圈發展的意思!正當我在教室裡規劃著未來影歌雙棲的繁華人生時,螢幕上閃現了另一個教室。看對方的衣著打扮似乎是日本人來著。原來這門課是臺灣大學與日本京都大學連線的同步遠距教學課程,課程師資匯集了兩間大學的精英教師,內容涵蓋了日本與台灣生物領域的新發展,同時顧及非本科系專長的學生需要,由淺入深的引領學生們在新奇的科學世界裡翱遊。

  每周上課分別有不同的主題,內容涵括動物以及植物領域,從微觀的細胞生物層級逐漸放大至胚胎發育,甚或是癌症治療以及農業生技的最新發展。因應不同的主題,邀請兩間大學不同專長的老師們授課,目的是引導我們對這個領域先有一個宏觀的概念。而後的第二堂課才是重點,每週各由一組同學針對這周的主題挑選期刊論文,在演講台上報告,且引導台日兩地的學生討論。為了避免語言的隔閡,全程用英語交談。每一組同學利用兩到三周的時間準備,在授課的助教與老師們全力的協助下,每週五我們隔著視訊螢幕熱烈的交換想法。這門課沒有系所年級的修課限制,因此我們有各種不同學系的同學,本著各自的專長,提出多元化的意見。這時候我才發現,原來科學的基礎不在於實驗,而是來自於人們在強烈的好奇心趨使下的討論。透過視訊,熱情的好奇心隔著海洋的兩岸相互碰撞,激起的火花結晶成為新的想法、新的疑問。那是未曾有人涉足的領域,是未曾有人想到過的,全新的想法。每週五我們有如一張張的白紙走進教室,離開的時候每個人帶著滿滿的新想法離開,作為一周辛勤的句點。小小的新點子在心中逐漸萌芽,在每一周的討論下茁壯。

來自京都的朋友們  到了學期末,這門課的慣例是,視訊兩端的學生們要在同一個屋簷底下上課。上學期是京都大學訪問台灣,而下學期是臺灣大學訪問京都。上學期末,京都大學的同學和老師們組成訪問團造訪臺大,雙方協力舉辦了一場小型研討會。京都大學和臺灣大學的年輕學者們彼此交換研究心得,不只增進了兩所大學的認識,更製造了跨國研究合作的契機。會後京都的朋友們還有一兩天的空檔,我們身為台灣學生,理應克盡地主之誼。公館夜市的美味小吃和鼎泰豐的湯包是前菜,淡水老街的童玩和 101 觀景台的夜色還不夠。臨行的前一天半夜,京都的同學偷偷問了一句「聽說台灣的珍珠奶茶很好喝?」於是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的穿過夜半的校園,苦苦哀求茶鋪老闆重新開店。「老闆拜託,我們日本來的朋友專程來喝你的珍珠奶茶!」這時候我才發現,原來珍珠奶茶才是世界共通的語言吶!

  一個學期過去了,我很慶幸選擇了這門課,在這裡我們可以盡情交換討論彼此的奇想,在這裡我們可以在眾多年輕學者的引領下一窺生命科學重大發展,在這裡我認識到了許多遠在京都的朋友。我們來自截然不同的領域,但我們本著強烈的好奇心互相碰撞、互相握手,互相約定下一個學期在京都見面。

  對我來說,那值得一切的努力,你呢?

 
文章發表日期:2012/05/31 / 瀏覽人數:1359
電子報分類
編輯手札 ( 62 )
重要消息 ( 36 )
教師龍虎榜 ( 44 )
TA 實驗室 ( 34 )
GRIT (堅毅) 專欄 ( 18 )
愛習一點靈 ( 130 )
書香悅讀 ( 6 )
教學世界村 ( 16 )
教學魔法書 ( 72 )
教學風向球 ( 15 )
數位修煉 ( 91 )
遠距新視窗 ( 4 )
椰林會客室 ( 16 )
未分類 ( 38 )
本期焦點 ( 14 )
教學發展中心十週年專文 ( 17 )
讀者屬性分類
T 教師
A 教學助理
L 學生
S 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