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柔雅 (本中心特約記者)
教學發展中心自九十五學年度第二學期推行教師傳習制度 (飛雁計畫),至今是第五個梯次。為增添教師傳習團隊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本中心於 11 月 13 日晚間,假明達館舉辦飛雁計畫期初餐會,邀請本次計畫的老師一同參與。整場餐會在老師們亦莊亦諧的經驗分享中,顯得溫馨熱鬧。
飛雁傳習 為 mentor 與 mentee 牽起學術姻緣
本校「飛雁計畫」乃師法自美國知名大學實施之 mentorship 制度,由教學發展中心搭起橋樑,協助新進教師與資深教師組成團隊,進行教學、研究各方面經驗傳承與交流。初到本校三年內的副教授級以下新進教師,皆可向中心提出申請,成為飛雁計畫中的「學習者」(mentee)。「傳授者」(mentor) 則由申請者自行指定,或由中心徵求校內資深傑出教師擔任。
由 mentee 和 mentor 共同組成的跨系所教師傳習團隊,目的是希望透過團隊教師間的互動,讓新進教師在資深教師的引導下,有效利用各方資源,順利開展新老師在臺大的教學研究生涯。不僅如此,經由資深大雁與新進小雁之間的經驗傳承,也可讓本校優良的教學與學術研究傳統不斷地延續下去。
教務長蔣丙煌戲稱,飛雁計畫就像在替臺大老師「牽紅線」,教學發展中心擔任「媒婆」的角色,牽成 mentor 和 mentee 之間的「學術姻緣」。教務長的風趣比喻,無形中也說出飛雁計畫肩負的重要使命,飛雁計畫的學術姻緣,並不像傳統姻緣求的是兩人相知相守的愛情,而是希冀求得 mentee 和 mentor 之間寶貴的學術與教學經驗傳承。更重要的是,倘若這一樁樁學術姻緣能順利發展,還可能活絡整個臺大的學術社群,使校園裡的師生都能如沐春風、受益無窮。
席間分享 點點滴滴都是感恩
無論是經由教學發展中心配隊,或由 mentee 直接指定 mentor 的團隊,都在餐會中分享了他們一起合作的點點滴滴,讓我們看到飛雁計畫的成功。
生農學院森林系的鄭智馨老師即表示,能夠有陳尊賢老師這樣的 mentor,實在是相當幸福!陳老師一方面提供有形的經費協助,讓他可以無後顧之憂的進行研究;另一方面,陳老師不藏私地傳授多年的教學經驗,更讓他受益無窮。「一個優秀老師對於教學長久的經驗積累、對學生的訓練等等,那些都是其他地方學不到的。」鄭智馨老師感性地說。
面對來自 mentee 的衷心感謝,生農學院農化系陳尊賢老師謙虛地表示,這是他應該做的事。他說,過去一年裡,只要 mentee 有需要,他總是盡可能地「使命必達」。「沒車我借他車嘛,沒錢我借他錢嘛,那都不是問題。重要的是要讓他知道怎麼把書教好、怎麼對學生好,還有怎麼做好研究。」陳老師的一席話,不僅透露兩人培養出的好感情,也凸顯飛雁團隊傳承優良教學傳統的目標。
不僅如此,陳尊賢老師認為對 mentee「付出」的同時,自己其實也不斷地在「學習」。例如當 mentee 拋出問題時,擔任 mentor 的他會想盡辦法解決;Mentee 做研究需要人脈資源,陳老師就動員社交網絡幫忙牽線;mentee 寫研究計畫遇到困難,陳老師也會繳盡腦汁協助他、指導他。就這樣,一來一往的求助與協助,無形中也提昇陳尊賢老師面對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計畫時短 情誼永續
同樣認為自己深受 mentee 影響的,還有文學院語言所的蘇以文老師。蘇老師的 mentee 是日文系的黃鈺涵老師,在合作的過程中,蘇老師擔任引導者的角色,在 mentee 申請國科會研究計畫失敗時,不斷鼓勵她,並一路協助她修正改進計畫內容。蘇以文老師表示,藉由和黃老師相處的機會,她可以從中體驗日本傳統的文化禮俗,讓她覺得很開心。兩位老師不論在學術和興趣上,都有可以相互交流的東西,感情自然也就愈來愈好。蘇老師強調,大雁跟小雁間有著微妙的關係,飛雁計畫可能僅是短短一年的緣分,但從中獲得朋友的感情,卻是永遠不會變的。
說到大雁與小雁間的奇妙緣分,絕對不能不提生農學院生物科技所林詩舜老師和生科院動物所羅竹芳老師。兩位的師生緣分,早在 15 年前就已經展開。當時,林詩舜老師還是青澀的高中生,因為參加高中的生物營而到臺大進行兩個星期的課程學習。巧妙的是,羅竹芳老師正是營隊「分子生物學」課程的授課老師。15 年後,林詩舜老師順利進到臺大任教,申請飛雁計畫時,又想起了當時教學認真的羅老師,因此主動向中心申請成為羅老師的 mentee,希望能向羅老師更多學習。
一想到 mentor 是 15 年前啟發自己的羅老師,林詩舜老師就不由自主的感到焦慮。所幸,第一通電話裡,羅老師一句「哎呀~你就是小雁子呀!」消去了那些緊張的情緒。接下來的會談中,羅老師更滔滔不絕的向他展示多年的研究成果,也推薦學生去參加他的論文討論會,讓他在教學和研究中,都有了更多信心與動力。漸漸的,雙方在學術與教學上的交流,也就更加地密切。
聽到 mentee 對自己的大力讚揚,羅老師也開心的回應。她認為自己的 mentee 很聰明、反應也快,在計畫中幫了她不少忙,兩人日前在臺大「秘密花園」論壇也有相當愉快的合作。面對這一連串飛雁計畫帶來的效益,羅竹芳老師爽朗地笑稱,「這一切都要感謝莊副教務長的『陷害』」,找她擔任 mentor,一起參與飛雁計畫,才讓她能有機會獲得林老師這麼優秀的小雁子。她也希望自己能繼續在計畫中學習,如果可以,還請莊副教務長「繼續陷害」!
學術天空 群雁齊飛
整場餐會在雁群們彼此的交流分享中,漸漸到了尾聲。從大雁、小雁臉上洋溢的滿足笑容,可以看出飛雁計畫這幾年來努力的成果。未來,飛雁計劃仍將持續進行,盼望藉由這樣的組隊機制,讓領頭的大雁能發揮所長,提供自己寶貴的經驗,幫助小雁們快快學會飛翔,一起繼續開創臺大、甚至整個學術社群的美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