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95 2016/07/20
回首頁 編輯室 活動訊息 臺大演講網 過期電子報 訂閱/取消
投稿/回應
未分類
教學生涯-新手上路

文/整理:蔡馨慧同學 (臺大); 張俊哲副教授

99 年度新進教師研習營<九十九 年度新進教師研習營>
時 間:2010 年 9 月 2 日
地 點:臺大溪頭實驗林
主 持:陳毓文教授 (教學發展中心教師發展組、社工系)
與談者:丁宗蘇副教授 (森林系)、康仕仲副教授 (土木系)、程蘊菁助理教授 (預防醫學所)、劉嚞睿 (生物科技所)

  教師是一所學校重要的資產,校方在幫助新進教師盡快適應新生活這件事上,付出的努力及提供的引導,自是不可小覷的。教學發展中心於本學期初主辦的「新師營」,便是台大校方在此事上投注心力的明證。其中「新手上路」的演講,是由四位於各自領域和崗位有所成就的教授來現身說法,生動地透過各種表達方式傳承他們的經驗。他們發自肺腑的建言,相信這對新進教授們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新進教授將會面臨的問題,以及要注意的事項可概分成下列幾個部份,計含研究、教學、生活上的小技巧、以及時間管理等項:

  研究是台大校方最重視的一塊。如何在盡到教學本份之餘,還能保持一定水準和質量的著作產出,是教授能否成功獲得續聘的重要關鍵。許多教授很可能在之前就累積了一些發表,但仍須注意就任後的產出。剛就任後就應積極對續聘這個目標做逐步的規劃,才是明智的抉擇。著作的產量和經費息息相關,經費又與研究緊緊相繫。發表做得好能讓自己的研究規模越經營越可觀,反之卻會形成一個負面循環。好的方式是「撥一段固定的時間給寫作」-- 可以是分散在每日、或是每週一個時段,不許任何人、事打擾,如此能使研究和著作有穩定的進展。指導的碩博士生對研究幫助很大,舉凡研究之事務與庶務都需要他們的協助。新進教師一開始或許難以招到學生,建議可採用「共同指導」的方式來收到適合的研究生。面對指導研究生,可將研究事務分割成「適合他們才情」的研究要項按部就班地指導;同時協助研究生發表論文在國際的期刊上,這對整個研究團隊穩定邁向穩健發展這個目標有所助益。國科會的研究計畫書應該盡快完成、盡快申請,不建議等到年終再和眾多資深教師或研究員競爭。務必把握國科會新進人員隨到隨審的機會,方能大幅提高申請經費通過的可能性。要發展本土研究和國際研究,必須擴張接觸的學術界領域,許多時候這類合作情形看似是我方吃虧,但久而久之,會發現不同形式的觀摩與各方的建議竟成為一項寶貴的成長資源。加上透過諸如此類活動建立的合作關係,對教授們未來的研究發展,將產生無可限量的正面效益。總結來說:各個教師採用的模式或多或少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心理準備,不懈怠、努力探索,每年保持一至兩篇的產出,兩、三年能有一個代表作,甚至是獨立以「通訊作者」的身分發表論文,如此方能更接近「發光發熱」的境界!

  教學是大學的「本務和價值」,教授能在此教書是源自於學生的需要。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有的心態是「以學生為主體」,以他們的心為心,思考如何教對他們來說才是最有助益的。若自覺授課技巧不足,不用太擔心,只要以熱忱和真心來準備,新進教授們基本上都已具備有足夠的學識能力,就算技巧略顯生澀,大多數學生們一定能感受到其中的用心!在碩博士生這方面,一個很棒的心態是「突破科學的另一層面也是帶著研究生一起突破」,只要教授們能用這樣的態度來面對「帶研究生」這件事,所能得到的成就感甚至可以比做研究更大、更持久,自身的存在使別人變得更好,是人生中一個很棒的經驗。在「教師」這個職位上,教授們若盡可能地去關懷和輔導學生,甚至是在某些關鍵點拉他們一把,過程中所能影響到的生命層次將是很可觀的,如此行方能成為一個百分百問心無愧的教師!關於授課內容的拿捏,建議一開始教固定範圍的課程,不宜每年都有所更動。先教導本身擅長的,再花個數年累積出教材的資料庫,這樣不但能減輕教授來自教學方的壓力,還能提供給學生完整的資訊。在較熟稔既有教學科目後,再循序漸進擴展領域。新進教授可能面臨所授課程乏人問津的情況,「如何行銷自己」就成為至關重要的一環了。個人和校方網站連結的網頁一定要做好,有許多人都是透過這個管道了解教授們;辦公室的門也盡量保持微敞,讓學生能敢於與教授交流,幫助同學的同時也更完整盡到教師的職分。無論在處理教學事務上的哪個方面,最重要的是不要丟失原本的熱忱,只有胸懷熱情才能保有持久的幹勁,也才能更廣泛地影響到身邊的人──尤其是學生們。

  教授們也是人,除了追求量化的評鑑、被衡量的成果外,也要顧及生命中其他身為人的面向,就如《聖經》中〈傳道書〉九章十一節表達的「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在台大的教師們都很優秀,因此單靠努力未必能脫穎而出,重要的是為「機運」的來臨做好準備,而這就和生活中許多「適時表達」的技巧休戚相關。教授們能藉著服務開展人際網絡、了解系所與各領域的文化,就會逐漸熟悉與適應,甚或得到進一步之發展機會。但建議要量力而為,不應本末倒置,因而忽略了研究與教學。教授們可透過人事室在 104 人力銀行徵助理,提高辦事效率,也要注意教職員權益,掌握能取得的任何資源。除了「飛雁計畫」,可利用其他非正式管道多請教先進前輩,俾使學習許多寶貴經驗。例如午餐時間盡量「走出去」,來到系所聯誼室,除能釋放工作壓力,還能與同事建立情誼,獲得他們的建議。另外,在每天辛苦周旋於各項責任之餘,不妨給自己一點時間靜下來,路還漫長,稍作休息能走得更穩健。

  當老師是一種「自由、成長、滿足」的工作,但唯有能掌握時間管理的技巧,方能兼顧自我實現與滿足,幫助教授們飛越「雜亂繁忙的生活瑣務」,抵達各方面都獲得滿足的「心靈綠洲」。建議一天列好優先的六項要務,將任務分散在日程中逐步完成,是一個兼守各方責任、善用所有時間的好方法。成功的開端就在有效率的時間利用當中!

  教授的職責複雜而多元,身兼許多角色,要做得好須掌握各方要領,缺一不可。一旦能在自己的位置上發光發熱,受益的不僅是自身,還有許多和教授產生連結的同事、學生、助理、甚至是不相關的社會大眾,其價值和重要性是難以衡量的大!

 
文章發表日期:2012/05/30 / 瀏覽人數:1544
電子報分類
編輯手札 ( 62 )
重要消息 ( 36 )
教師龍虎榜 ( 44 )
TA 實驗室 ( 34 )
GRIT (堅毅) 專欄 ( 18 )
愛習一點靈 ( 130 )
書香悅讀 ( 6 )
教學世界村 ( 16 )
教學魔法書 ( 72 )
教學風向球 ( 15 )
數位修煉 ( 91 )
遠距新視窗 ( 4 )
椰林會客室 ( 16 )
未分類 ( 38 )
本期焦點 ( 14 )
教學發展中心十週年專文 ( 17 )
讀者屬性分類
T 教師
A 教學助理
L 學生
S 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