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95 2016/07/20
回首頁 編輯室 活動訊息 臺大演講網 過期電子報 訂閱/取消
投稿/回應
遠距新視窗
「分子生物交互作用(之)網路」、「分子生物與細胞學」課後心得

文/曾昱(臺大植物病蟲害與微生物學系博士班二年級)

  台大同學於論文壁報發表前,合影與京都大學知武館前 隨著在日本京都大學所舉辦的第二屆京都大學與臺灣大學兩校合開之遠距教學「分子生物與細胞學」師生小型討論會圓滿結束後,當我離開新大阪,搭上關東特急 Haruka 列車前往關西之時,我很快的意識到,我所攜帶回去的不僅是輕便的隨身行李,或是京都御守護身符中的心願與祝福,而真正滿載於行囊中的是京都大學的精緻文化、科學研究內涵和精神,以及我從這門課裡所獲得的啟發──「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這個經驗讓我的視野和思維更寬廣深入。

  如果將我們的生命經驗描述為「我們存活的真正意義,在於提昇週遭生命更美好的生存」,那麼到底生命如何方能感知這些經驗及完成其企圖呢?我思索著生命最小的單位──細胞,想著它們是如何相互的聯繫、溝通、合作,進而使整個生物體展現出豐富且千變萬化的生命現象。無獨有偶的,近代的生物科學研究已對於這樣的問題發展出無限的想像空間,和透過不同的方法進行了驗證,例如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生物物理學、生理學、演化學甚至電腦科學等,都一一的解構出生命的奧妙或其中的分子要角。在台大,「分子生物交互的作用(之)網路」及「分子生物與細胞學」這兩門,透過與日本京都大學共同授課之國際遠距教學,以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為對象,從個體、細胞到分子的層次,進行深入淺出的生物現象介紹和討論,其內容涵蓋了上述豐富的內涵。更進一步的,這個課程也提供了連結不同知識領域與文化思維,一如細胞傳遞訊息的網路,協調作用般互相分享平台。

台大與日本京都大學兩校修課師生於京都大學聯合上課情形   此兩門課的課程安排與規劃,得歸功於京都大學與台大多位學有專精之教授群。他們共同奉獻心力,透過先進的遠距傳播技術以及助教們的協助,使得兩校的學生在修習此課程時皆能投入參與,並且獲得豐碩的知識和細胞學研究理念和方法學。雖然課程皆以英語授課,教授們的熱忱更可從他們以專業背景進行跨領域的討論,並且對學術研究的美好願景提供自己想法而窺知;也使得這門課程更具前瞻性和內涵。教授們的專業領域範疇涵蓋甚廣,包括細胞訊息傳導及調控、DNA 及蛋白質構造與功能、發育與演化、膜構造與功能、細胞核及核膜、基因體構造及細胞核中的控制、植物自我防禦、植物荷爾蒙及逆境反應、DNA 損壞及訊息、生長階段的調控、植物真菌共生、生物資訊學及其應用。

  雖然兩校學生都來自不同系所,但同學之間互相熱烈討論、切磋琢磨,著實對於每次上課之專題有更深入之探討,深具啟發性,並且常能引領修習課程同學觸類旁通,深化其對於生命系統之交互作用之瞭解,而得以豁然領悟生命之美。此外,俢習同學之分組報告更引導同學們增加英文的使用頻率,訓練加強其組織能力,且能以邏輯概念和清晰的方式,周延完整的呈現每一個主題。

  總而言之,這門課以「分子生物與細胞學」為基礎,確實豐富了我對生命之認知,也提升了我對細胞與生命更寬廣的視野。我從這門課的修課經驗中獲得成長、啟發和鼓舞,也因為在此課程中所打造的連結,由生命之開端開始、延續,更進而發揚光大,而尋得瞭解生命的真諦。

 
文章發表日期:2012/05/30 / 瀏覽人數:2386
電子報分類
編輯手札 ( 62 )
重要消息 ( 36 )
教師龍虎榜 ( 44 )
TA 實驗室 ( 34 )
GRIT (堅毅) 專欄 ( 18 )
愛習一點靈 ( 130 )
書香悅讀 ( 6 )
教學世界村 ( 16 )
教學魔法書 ( 72 )
教學風向球 ( 15 )
數位修煉 ( 91 )
遠距新視窗 ( 4 )
椰林會客室 ( 16 )
未分類 ( 38 )
本期焦點 ( 14 )
教學發展中心十週年專文 ( 17 )
讀者屬性分類
T 教師
A 教學助理
L 學生
S 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