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95 2016/07/20
回首頁 編輯室 活動訊息 臺大演講網 過期電子報 訂閱/取消
投稿/回應
教學魔法書
104 年度新進教師研習營專題報導

文/關旂 (臺大園藝系)

  九月的校園總是充滿生氣的,因為不只來了一群對知識嚮往的新生,也來了一群對教學充滿熱情的新進教師。中心秉持著讓新來的熱血教師能快速、順利地認識臺大,每年開學前夕都於本校溪頭實驗林舉辦三天兩夜的研習活動。遠離都會塵囂,在溪頭山林間,藉由專題演講、論壇討論、生態導覽與交誼活動,讓新進教師能融入臺大溫馨的大家庭。

Great university for a better future

  104 年度的新進教師研習營於 9 月 2 日至 4 日舉辦。楊泮池校長以「Great university for a better future」為演講主題,揭開精彩的序幕。楊校長認為教師留在臺大的共同理念是「得英才而教之,並希望臺大能成為 Great University」。於是在這樣的願景下,學校努力地建構成適合「全人教育」的環境,並藉由「精進教學」讓臺大學生能培養恢宏的氣度、開闊的視野,來達成校訓「愛國愛人」的目標。為了讓教學能更上一層樓,校長希望利用改善課程結構與強化學習深度來精進教學。在課程結構方面,將四年課程分成基礎課程、核心課程與總體課程三個層級;且由推動學科認證減免,鼓勵多專長的跨領域學習。在強化學習深度方面,希望利用創新的教學模式,規劃可加強自主學習的「深碗課程」和跨領域的「共授課程」,以深化與強化課程。

  身為一所研究型大學,臺大在學術上的表現備受肯定和期許。楊校長舉多篇榮登國際知名期刊的研究論文為例,鼓勵新進教師能有卓越創新的學術表現。他也提到未來將更積極延攬國內外優秀人才,並推動跨領域與跨單位的研究,讓臺大在學術領域能造創另一高峰。因為臺大是臺灣社會的重要資產,而教育是改變社會的第一步。面對新進教師,校長希望大家能在教學上培育出「兼備人文與科學素質,引領社會未來發展的人才」,並期藉由優秀的下一代讓臺灣更有競爭力,以達永續發展的使命。

以教育彩繪臺灣的未來

  為達「精進教學」的目標,莊榮輝教務長與教學發展中心周瑞仁主任也以專題演講的方式,具體地介紹臺大的教學走向。教務長以「臺大的教學創新」為題,和在場老師分享最新的教學方針「X+1,3X3,15+3」。X+1 表示多一學分的深碗課程,目的是希望除基本學分數的講授課程之外,再增加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我學習。3x3 表跨領域共授課程,三名不同領域老師共同設計一門跨領域課程,一人 3 學分,課程進行時,三位老師都需要在課堂內。15+3 意指翻轉教室教學法,15 週實體講授課程,3 週運用翻轉教室,講授的內容讓學生在家中完成 (自錄影片或 TED 影片等),實體課程則運用作業、討論等可檢驗學習效果的活動為學生解惑。莊教務長希望能藉由臺大線上課程 (OCW) 與翻轉教室等線上教學科技,來深化教學的成效。周主任也在演講中介紹了教學發展中心的資源,含中心近年來設計研發的許多活動與工具,以達到科技輔助教學的目標,並讓中心能成為新進老師最大的支持與後盾。

  在翻轉教室方面,黃尹男葉丙成兩位老師分享此套教學方法的卓越的成效。他們建議藉由簡易的攝影裝置與影像軟體,老師可以隨時輕鬆錄製教學影片,提供同學在家事先學習,並於課前發現不懂的地方以利上課提問。當正式授課時,老師的角色不再是單向傳授知識,而是利用討論、遊戲、報告或是隨堂測驗,快速找出學生的問題,並及時解惑,引導新的思考方向。黃老師在演講中開心地放出期末教學評鑑同學們的回饋,許多學生都表示這套結合科技的教學方法,不但有效率地達到學習的成效,也提升了學習的動力與引發興趣。黃老師最後還撥放了一段學生製作的土木模型影片。在實作的過程中,小組同學互相討論,老師從旁指導,成功克服障礙通過耐重測試的瞬間,師生們抱在一起又跳又叫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而這種喜悅正是來自翻轉教室的創新教法。

  葉丙成老師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中,以幽默生動的方式分享教學上的創新想法。葉老師以電機系的機率課程為例,利用預先拍攝的教學影片讓學生做最有效率的學習,還打破以往「老師出考題」的傳統,開放學生自己設計機率習題,並利用線上解題競賽的方式,使學習機率不再無聊,就像是打電動一樣能「越學越上癮」。葉老師驕傲地展示學生設計的習題 ─ 有的利用蘇格拉底的花園故事,有的在悲慘世界的背景下結合十四行詩。當翻轉教室與科技教學的雙管齊下,學生思考的模式被活化了,也讓原本枯燥的機率課程也充滿創意。

教學新氣象

  在本次的研習營當中,創新教學風氣讓新師們感受到新的教學思潮已蓬勃發展。有別於傳統單向演講的形式,今年的研習營在部分場別增加小組討論時間以取代原有的 Q&A 型態,其中令老師們印象深刻的是朱士維老師帶領的「新手上路」。朱老師將老師們依生日月份分成十二組,各組將所討論出「新進教師最擔心的問題」設計成廣告創意臺詞,並寫在海報,上臺分享。最後朱老師請與會的資深教授為新進教師們建議解決問題的方向。除了小組討論,各類論壇的 Q&A 也熱烈進行。還記得在教學論壇中,三位教授不約而同地提到教學成功的最大秘訣就是「熱誠」。從新進教師積極發問與分享心得的表現,可看出老師們對教學的期待與熱情。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宛如燈塔。今年新進教師研習營的導師論壇找來兩位傑出導師 ─ 陳毓文張文亮兩位老師。從兩位老師的言談,可充分感受到他們對同學的深切關愛。陳老師說道,比起傳授知識,導師對學生一生的影響可能更大。建議在剛開學時可利用導生聚會的時間好好地認識自己的導生,針對不同需求的予以適切的引導。張老師說引導學生的方式有兩種:「主動」與「被動」。有時候學生會感到絕望並不是因為環境的不好,而是不願意走出舒適圈。因此張老師藉由帶領學生參與志工服務的方式,讓失意的學生知道自己是幸運的,還能用「主動」的方式關心社會,進而重新發現自我的價值。

讓感動像齒輪般的轉動,不斷傳承下去

  除了教學的指引與校園資源介紹,新師營另一重要目的,乃希望藉短短的三天讓新進教師能多認識新同事。承襲往年傳統,研習營第一天晚上都會在小木屋舉辦「學院新夥伴」的小組聚會。有老師事後笑著說,這個活動讓他彷彿回到了大學的新生宿營 ─ 夜晚在山林間,陌生的大家因為聊著共同的話題而拉近彼此的距離。

  在緊湊的行程中,老師們也不忘親近溪頭美不勝收的風景,像是藪鳥、繡眼畫眉、夢幻的大學池、好似住著俠女的竹林與夜間密探的樹蛙。利用晨間導覽與夜間生態之旅,新師們參訪了著名的大學池和神木群,老師們的歡笑也彷彿織入了溪頭如畫的景緻,深信能成為美好回憶。三天的研習營在回顧影片的掌聲中結束。在離開溪頭前,有位新進教師向工作人員分享了新營的心得。他說此行最大的收穫是「感動」。這感動來自教發中心用心的規劃和講員們真誠的分享。這三天的活動好像緊密接合的齒輪,一個接著一個不停地轉動,而感動也從未停歇。期待能將這皆感動帶回校園,繼續運轉,使學生們能充分感受到新師們的熱情。

 
文章發表日期:2015/12/30 / 瀏覽人數:1562
電子報分類
編輯手札 ( 62 )
重要消息 ( 36 )
教師龍虎榜 ( 44 )
TA 實驗室 ( 34 )
GRIT (堅毅) 專欄 ( 18 )
愛習一點靈 ( 130 )
書香悅讀 ( 6 )
教學世界村 ( 16 )
教學魔法書 ( 72 )
教學風向球 ( 15 )
數位修煉 ( 91 )
遠距新視窗 ( 4 )
椰林會客室 ( 16 )
未分類 ( 38 )
本期焦點 ( 14 )
教學發展中心十週年專文 ( 17 )
讀者屬性分類
T 教師
A 教學助理
L 學生
S 職員